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十二批制度创新案例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4-15 17:44 【字体: 小   中   大

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十二批制度创新案例
(2021年4月10日)

彭太华: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最近,海南自贸港利好消息不断,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5亿元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接下来在4月12日我们在国务院新闻办也将举行一场重磅级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关注。今天欢迎大家出席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十二批制度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张华伟先生,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何先英女士,文昌市委常委、市委深改办主任黄朝伟先生,万宁市政府副市长敖林水先生,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副局长汪岩女士,海口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许亮先生。

下面,首先请张华伟先生给大家介绍第十二批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创新案例相关情况。

张华伟: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度集成创新工作,沈晓明书记要求,要把制度创新尤其是制度集成创新作为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一个万能的问题解决方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三年行动方案,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工作导向为创新原则,积极谋划、主动作为、锐意创新,积极踊跃申报制度创新案例,为发扬基层首创精神,我们这次推出了一批以市县申报为主且质量较高的制度创新案例。

经海南省委深改委、自贸港工委会议审议通过,我们今天正式对外发布第十二批共5项制度创新案例。这些案例均按照“首创性、已实施、效果好”原则,经过严格规范的报送及筛选程序,经第三方机构评估和专家论证优选出来。这次发布之后,我省的制度创新案例总数达到116项。海南省制度创新这项工作开展的时间并不太长,2018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准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但是严格来讲我们的制度创新工作是从2019年初开始的,刚好两年,但是我们不管是在这个制度创新案例推出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充分体现了海南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最新发展成果。

这次发布的5项制度创新案例分别是:

一是社保、医保服务一体经办、一网通办、全省通办。由省社保中心、省委编办、省人社厅、省医保局、省档案局共同实施。

二是防范房地产风险巡回法庭。由文昌市、文昌市人民法院共同实施。

三是“保税加工”转免税销售、跨境电商销售、一般贸易销售。由海口综合保税区管委会、马村港海关共同施实施。

四是备案即入、承诺即入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由万宁市实施。

五是重点园区行政审批“不找人”“不见面”“零接触”即审即批。由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实施。

彭太华:感谢张华伟先生的介绍。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请媒体朋友在提问前先通报一下所在媒体名称。下面有请记者提问。

答 记 者 问

央 视:“4˙13”以来,海南已发布了第12批116项制度创新案例,我想请问一下,通过这些制度创新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可否举一些制度创新案例来具体说明?

张华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海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出台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行稳致远,久久为功”。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度创新工作,省委书记沈晓明上任伊始就开展制度集成创新专题调研,明确提出“要把制度集成创新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中之重”,并实地观摩全省优秀制度创新案例。

三年来,各市县、各部门、各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以制度创新为重要抓手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刚才我说海南开展制度创新工作时间并不长,但是我们取得的成果还是突出的,我们今天发布后一共是116项制度创新案例,在此之前,其中我们有5项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批示,还有5项被国务院大督查向全国通报表扬,另外还有4项被国务院以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进行复制推广,去年海南的制度创新工作作为全国4个先进省市代表之一向全国介绍经验,另外在此我也感谢我们各位媒体朋友两年多来对我们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工作的持续关注和大力的宣传,通过你们的宣传,海南的制度创新工作应该说在海内外引起了非常广泛积极的作用,树立了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这样一个良好的形象。

下面,我举一些具体的创新案例来说明。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方面,我们实施了省域“多规合一”改革,整合了12个厅局、68套空间数据,梳理解决了各类规划中矛盾、重叠图斑72.1万块,图斑矛盾面积1587平方公里,实现了全省建设规划“一张蓝图”管到底。我们立法推行重点园区极简审批改革,重点园区行政审批效率提升86%以上,审批事项减少60%以上。在贸易自由便利方面,我们创新实施“离岛免税进口化妆品抽样即放行”,截至2021年3月底,实施创新模式放行化妆品88批次、177.7万件、货值3.8亿人民币,企业普遍反映该创新举措大幅提升香水、化妆品等快消产品采购、流转速度,有效缓解节前企业大规模备货的通关压力。在投资自由便利方面,我们创新实施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已为1957家外资企业办理4168件投资事项。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们在全国率先推行商事登记“全省通办”,实现企业设立、公积金和社保登记、刻章和税务发票申领、银行预开户等事项“一站式”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天,申请材料和时间压减75%,自动审核通过率超85%。我们深入推行“无税不申报”,对符合适用情形的纳税人,在未取得应税收入之前,不再定期办理15个相关税(费)种的零申报,每年全省10万余户纳税人“无税不申报”,减少60万余次零申报。在法治建设领域方面。我们实施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涉外律师服务创新举措,一批优秀律所和律师进驻海南,新设立的律所144家,增加100.7%,其中,“钱伯斯亚太排行榜”上排名前15的律所已有10家入驻,具有涉外服务能力的律所占比近七成,落地全国首个非法律专业人士作为合伙人的特殊普通合伙律所。

经过以上不懈的努力,海南目前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已经是大大增强了。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市场主体约123万户,我们预计从2018年4·13到今年的4·13,也就是这三年时间里,海南新增的市场主体将超过2018年4·13之前的30年的总和。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海南社保医保服务一体经办、一网通办、全省通办的做法,和全国其他省份比较具体有哪些方面的特色?请问这项制度创新将会给老百姓在办理业务时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便利?

何先英:(1)我们按照“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的思路,打造海南特色的综合柜员经办服务体制机制,推进社保、医保服务“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职工社保医保业务“全省通办”。主要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建了全国唯一的省域社保、医保一体化经办体制。按照全省统一机构名称职能、统一业务流程、统一基金管理、统一信息系统、统一风险防控、统一各险种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和新农合经办机构整合,设立省、市县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加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牌子,实现群众办社保医保业务只进“一扇门”。二是实施标准化、清单化、普惠化的社保医保公共服务。实施流程再造,梳理形成119个公共服务事项的清单和办事指南。每个事项按全省统一标准内嵌到综合柜员服务平台,以列表式展示办理所需材料,办理业务要几项材料、要什么材料在系统页面实行清单化管理,一目了然。每个事项的办理步骤按风险等级分类设定内嵌到综合柜员服务平台,将办事流程固定化。业务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企业和群众在全省任意窗口都能享受到普惠性的同等服务。三是实行业务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我们和省档案局在全国率先联合出台了《海南省社会保险电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60%以上的业务不再留存纸质档案。建立了全国首个社保医保业务融合的省级电子档案馆,业务办理中形成的电子材料在线实时归档,纵向实现全省档案集中存储,横向实现与省档案馆共享数据。四是实现群众办理业务全省无异地。依托综合柜员服务平台,将全省过去240个按险种和业务类别分设的专业窗口整合为159个综合窗口,将这159个综合窗口变成每一个市县的“共享窗口”,实现职工社保医保业务“全省通办”。比如在三亚参保登记的企业和群众,在海口的社保经办机构也可以办理业务。同时,我们引入了政务“好差评”监督机制与综合柜员服务平台对接,省级层面对全省业务办理实现全流程、全要素的跟踪监管、全省调度。这四个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一体化、普惠化、电子化、同城化”。

(2)我们这项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方便老百姓办事。针对国内社保、医保业务经办中普遍存在的业务不融合、标准不统一、经办地域有壁垒、群众和企业办事多头跑、跑多窗、排长队等难题来进行改革。改革后,服务的融合度、便捷度、体验度均有明显提升。具体来说,老百姓将会从这几个方面感受到便利:一是“一门办”“一窗办”。海南实行社保医保经办机构融合,真正实现企业和群众办社保医保只进“一个门”,“一站式”办结。比如,企业办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参保登记业务,就可以“一单申请、一次办好”。同时,将全省过去240个按险种和业务类别分设的专业窗口整合为159个综合窗口,实现“一窗通办”。在12个经办机构设置了金融服务区,不去银行网点也可以首次办理或激活社会保障卡,挂失补办或者升级换代社会保障卡现场立等可取。二是“就近办”“家里办”。职工社保医保服务线上线下“全省通办”,同一事项在全省任意经办机构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现全岛同城化,企业和群众可以自主选择就近办理业务。比如在三亚参保登记的企业和群众,在海口的社保经办机构也可以办理业务。自综柜试行截至3月22日,全省各经办机构线下全省通办业务达1451笔。同时,90%以上的职工社保医保已实现线上全省通办,全省社保网上办件量已达582万笔,实现了“家里办”“零跑动”。另外,我们还将8项高频服务事项授权合作银行窗口经办,年内全省设置230个“社保医保便民服务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事。三是“即时办”“自助办”。我们推出年度个人权益记录查询打印、职工参保登记等当日即时办结事项52个(其中“秒办”事项22个),占全部事项清单的四成以上;参保信息查询、人脸认证等25项高频业务在自助服务机上可以实现自助办、跨省办,让群众办事体验更快更优。“好差评”数据显示,全省服务好评率达到99.36%,差评回访率100%。

海南广电国际传播融媒体中心:请问万宁市政府,推行准入准营改革主要举措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会不会有进一步的深化举措?请问推行准入准营改革的实施意义和实践成效是什么?

敖林水:为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市场主体分享更多改革红利,我市积极探索,推出“市场准入即准营”改革,将重点领域多项许可由事前审批改为备案即入、承诺即入,进一步提高便利化政务服务。

一方面,我市积极推行“准入零审批+一单一标一核管”政务服务。将行政许可改革为“备案制”、“承诺制”审批,采取备案、承诺模式准入准营,制定一张现场核准表单,统一审批与监管标准,统一由监管部门复核监管。我市在“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基础上,将115个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改革,其中88项改为承诺制,27项改为备案制,实行“先证后审”审批模式,办事企业或群众只需承诺即准营。申请人不愿承诺的,仍按原规定流程和时限办理。如校外培训机构设立,申请人可以采取直接承诺并领取许可证开展经营活动,如果由于把握不准,导致经营场所不符合条件,产生承诺失信,仍可按原正常流程办理,审批部门进行现场指导后再批准领取许可证并营业。

另一方面,我市推行了“容缺+准营”、“容缺+准入”政务服务。“容缺+准营”是指除直接决定审批结果的关键性要件外,对次要申请材料有欠缺或存在瑕疵但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经申请人作出书面补正承诺后,即可实行承诺准入即准营,领取相应许可证并从事经营活动。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延续,原核准时已对申请人的相关条件进行审查,在延续时,因空气质量和用品用具的合格检验检测报告尚未出具,我市可以采取承诺的方式准予许可。“容缺+准入”是指对尚不具备经营许可条件的企业,推行先承诺办理审批,待企业达到经营许可条件并按要求提交材料后再开展经营活动。如办理食品经营许可,申请人可采取先承诺经营场所在一定期限内符合条件后再从事经营活动,待达到约定期限后,审批部门才实施现场核验。

下一步,我市将在巩固改革成果的同时,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扩大改革范围,加强与省政务服务中心、省大数据局和省“一体化”专班等单位沟通协作,推动线上审批和智能审批改革,进一步优化我市政务服务。

推行市场准入准营审批改革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加快市场准入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充分释放企业创业创新活力的制度保障。

首先,准入准营改革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非禁即入”的重要举措。通过改革,行政审批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办结时限整体提高了90%以上,解决了办事企业和群众办事来回跑、多头跑、跑断腿的“堵点”。2020年10月9日,我市在一天内完成了133家医疗机构校验办理,而以往至少需要6个月以上时间。

其次,通过改革,创建全省最大可推行“秒批”事项库,审批效率走在全国前列。政务服务“秒批”改革是建设自贸港推行准入便利化政务服务一项重要举措,即通过信息共享、自动核验、智能比对,实现了全程无人工干预自动审批。目前内地深圳、杭州、上海等发达城市受限于行政许可事项流程和管理制度,主要在公共服务事项推行“秒批”,而我市通过改革,将115个行政许可事项改为即办件类型,全部达到了推行“秒批”条件。

最后,通过改革,建立失信惩戒机制,让信用监管为承诺审批保驾护航。按照“事后查,失信惩”的理念,各监管部门依法实施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建立健全工作会商、联合核验、业务协同和信息互通的审管衔接机制,实行审批、监管信息双向反馈。建立申请人诚信档案和虚假承诺黑名单制度,对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承诺的,在市场准入准营、政府采购、招投标、招商引资、公职人员招录提拔、交通出行、银行贷款、入党参军等方面进行限制,不断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确保前端放开的同时后端管得住。

中宏网: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巡回法庭设立的初衷是什么?巡回法庭在实践中有哪些特点?

黄朝伟:(1)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委深改委的具体指导下,文昌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标准发展。设立防范房地产风险巡回法庭,是我们采取的制度创新措施之一。巡回法庭的设置,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涉房地产纠纷案件较多。2018年以来,涉房地产投诉、信访案件累计达到5000余件。二是职能部门缺乏协同机制。在矛盾纠纷调处和案件办理过程中,我们发现行业主管部门、信访部门和司法部门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懂法律的不懂行业,懂行业的没有执法权,具体工作中还存在职能交叉、各自为政、权责不明的情况,导致矛盾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三是司法程序繁琐。涉房地产诉讼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且程序繁琐,不利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四是存在着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涉房纠纷常出现拦路堵门、拉横幅等非常规维权的现象,不仅有碍城市形象、营商环境,还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基于以上因素,我们立足于防范化解自贸港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房地产领域重大风险这个出发点,突出以人民为中心,树立高效便捷的服务理念,在全国首创了防范房地产风险巡回法庭,着力打造一个集法制教育、风险预警、纠纷调解、司法诉讼等职能为一体的一站式调解平台。

(2)巡回法庭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关键词:

一是“整合”。我们将住建、信访、法院、司法、公安、资规、综合执法等7个部门的力量整合进一支队伍,将法制教育、风险预警、纠纷调解、司法诉讼等职能集成到一个平台,打破以往“九龙治水”“政出多门”的局面,推诿扯皮的“踢皮球”现象明显减少。

二是“高效”。我们坚持诉调结合、以调为主的理念,巡回法庭对当事人提交的诉讼申请进行综合甄别、繁简分流,同步导入诉前调解机制,将大多数纠纷化解在调解阶段,法院立案率大幅降低,案件调撤率达到50.55%。

三是“便捷”。我们大幅压缩诉讼流程,将原来的审核、立案、审理、判决等8个司法程序归并成4个,一些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1周内就可以办结。同时,我们通过安排夜间、周末、节假日开庭,简化传唤方式、主动上门调解等手段,实现了群众“最多跑一次”。

四是“预警”。我们推动司法介入窗口前移,将巡回法庭设在市住建局,现场受理涉房地产案件,创新房屋预售前合规性联审机制,对违规项目发布司法预警,定期组织法官到企业开展法制教育,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五是“共赢”。防范房地产风险巡回法庭的运用,对于购房者来说,极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让解决纠纷更便捷;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利益和形象,降低了违法风险;对于政府来说,进一步规范了社会管控,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

央 广:请问《重点园区行政审批“不找人”“不见面”“零接触”即审即批》案例主要措施有哪些?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此外,案例对园区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什么助力作用?

汪 岩:(1)海口江东新区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作为自贸港建设的排头兵、桥头堡,争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江东样板”,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营造阳光、公开、透明的政务服务水平,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是进行集成化+简约化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不见面”“零接触”获批,防范“雁过拔毛、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海口江东新区按照“能简则简”“能并即并”原则开展审批改革,对承接事项审批流程再造,实现“即审即批”高效审批模式。

二是采用动态化+差异化信用评级监管,“守承诺”“惩失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创建多部门协同联动的监管体系,形成审批业务信息互通、审批结果定期报送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监管结果纳入江东新区信用管理体系,实现综合审批闭环管理,创造市场主体守法经营、政府贴心服务的新型亲、清政商关系。

三是推出PC端+移动端公开透明服务,“不找人”“线上化”指尖办理,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政务信息100%网上公开,100%线上申报,限时办结,企业可随时在线查看审批进度。同时推出多项平台功能:“云盘”记忆存储、“江东e企惠”智能推送、“掌上政务”政务“指尖办”,为企业提供多项便利服务。

自以上诸多举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行政审批时限大幅压缩,江东新区通过“集中前置公示”“速审秒批”“多评合一”等改革举措,实现审批时限压缩80%,显著提升了审批效率。二是市场主体满意度评价高,江东新区创新实施的“即审即批”模式获得市场主体高度评价,集中前置公示、多评合一实现审批提前统筹部署,为企业节约15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间,全面取消施工图审,累计为7个项目节约400万元、105天时间成本,掌上政务累计为1000余家企业提供免费临时注册地址,有效解决企业开办难的问题;三是推动营商环境持续领先,2020年海口江东新区行政审批好评率100%,市场主体满意度全市排名第一,成为市场主体公认的营商环境示范标杆。

(2)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营商环境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海口江东新区贯彻落实“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对标国际,营造阳光、公开、透明的政务服务水平,推出该案例中多项改革举措,合并发力,打造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营商环境示范先行区,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市场主体反馈,2020年海口江东新区行政审批好评率100%,市场主体满意度全市排名第一,成为市场主体公认的营商环境示范标杆。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请介绍一下“‘保税加工’转免税销售、跨境电商销售、一般贸易销售”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创新点?

许 亮:作为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海口综合保税区2020年完成营业总收入655亿元,进出口总值达233亿元,已形成离岛免税仓储配送、跨境电商等产业的初步聚集。作为基层部门,我们紧紧围绕企业所需,进行制度集成创新。去年下半年,我们配合海口海关出台“离岛免税进口化妆品抽样即放行”制度创新。今年,我们紧盯“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这一要素,和马村港海关共同研究“‘保税加工’转免税销售、跨境电商销售、一般贸易销售”制度创新,极大促进园区保税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这个案例经过多次完善才形成,总的来说创新点有三个:

打造了多元化保税加工销售的新模式。我们运用“海南自贸港政策”和“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发挥“店小二”精神,通过盘活信息资源,为生产和销售企业建立了联络渠道,打造出了离岛免税销售、跨境电商货物销售模式,拓展了保税加工产品销售渠道。区内加工企业利用境外原辅料(或国内原辅料)加工成品后,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模式进行销售:一是按一般贸易模式,缴税进入国内市场销售,或按照现有政策转境外市场销售;二是通过账册互转模式,可结转跨境电商企业,按跨境电商模式销售出区;三是通过转免税品企业,按免税商品销售。

创设了自由化的货物转结新机制。海口综合保税区内加工企业在海关金二系统设立加工贸易账册,利用原材料加工成品后,根据区内企业自身贸易业态在区内通过海关金二系统转为保税物流账册(内销或外销)、跨境电商账册和保税转免税品账册,实现了保税加工转多种贸易形态,推动了保税加工制造、研发、销售等产业链发展。

打造了智慧化的货品监管无感新模式。为了实现自贸港早期收获,为自贸港封关运作积累监管经验,我们建设了基于5G技术的监管云平台、智能云卡口,实现了监管数据无感采集;通过采取政府出资管理,企业积极配合提供货物生产、加工、存储等相关视频信息,按海关日常使用的模式建设了云存储系统,实现了园区数据集约存储;在提前技术对接的基础上,实现了与海关总署金关二期、公共服务平台等系统的数据自动传输。商品流通实现了无感监管,减少了查验环节,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彭太华:谢谢大家!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屯昌县人民政府网”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海南省屯昌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海南省屯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琼公网安备 4690220222011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20001  琼ICP备05000041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海南省屯昌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海南省屯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琼公网安备 4690220222011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20001

琼ICP备05000041号